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健康生活】「頭痛醫頭」多學問

「未過驚蛰先打雷,四十九天雲不開。」適逢驚蛰節氣,正處乍暖還寒之際;再加上最近的風勢清勁,筆者臨牀上觀察到許多病人多了頭痛的症狀。

「頭痛醫頭」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,其實不然,這裡面包含了不少的學問。

頭痛發作變化多,臨牀表現差異大,醫者必須辨證論治。中醫首先根據病因,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。外感頭痛多起病較急,病程較短;內傷頭痛多起病較緩,但容易反覆,病程較長。

今期我們來講講外感頭痛。中醫曰「風為百病之長」,說的是風邪常為其他病邪入侵人體的先導。濕、燥、熱、寒邪在近期的天氣裡,夾雜著風邪更容易進入人體。風邪為主的頭痛疼痛感多為遊走痛;風濕為主的頭痛疼痛多覺重墜;風熱為主則疼痛感多伴掣跳;風寒為主則畏寒而刺痛明顯。除了疼痛性質的區別外,臨床上,醫師又會通過疼痛具體位置,加入相應經絡的引經藥加強效果。

我們平時對於頭項部的保暖是預防風寒頭痛的重要措施。如果出現了頭痛時,自我按摩以下穴位可有緩解作用:

 

風池:位於頸部,左右皆有風池穴,將手掌放在耳背,四指向上,將拇指指腹放耳垂水平,凹陷處便是此穴。

太陽: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,用手觸摸最凹陷處。

合谷:位於第一、二掌骨之間,也就是俗稱的「虎口」。

 

頭痛出現時,每個穴位輪流揉按10至20下,可有效疏風通絡,紓緩頭痛。

如病情無好轉,宜立即求診,讓專業的註冊中醫作出診斷,排除嚴重疾患,亦免延誤治療。

 

 

圖:Shutterstock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