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社交媒體大世界】從數碼營銷談《Face》結業

老牌雜誌《Face》宣布停刊,並訪問了昔日創辦其前身《壹本便利》的CEO何國輝。看完訪問後,頗有點感觸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 

據何國輝所說,當初推出《壹本便利》時,早已跟已故的創作總監林振強制訂好雜誌的路線,就是「便利」二字。所以,當年的《壹本便利》可說是生活資訊的精華本,有汽車,分類廣告,甚至當年被傳統雜誌視為雞肋的電視節目表,都由《壹本便利》發揚光大,變成睇電視攻略。

我作為Digital Marketer ,回頭看這番話,從「便利」當中,卻看到「Curation」這個字。Curation 在社交媒體世界中,指的是從無數的資訊當中,搜羅最有用、有趣甚或是最有教育味道的內容,放在自己的媒體內,讓自己的粉絲群收看。

想深一層,這不就是如何國輝所言,當初《壹本便利》的路線嗎?事實上無論在哪個時代,將資訊梳理、替讀者把資訊轉化為有用的資料,都有其需要。只是互聯網的資訊比過去多出太多,Curation的需求亦相對地增加罷了。

《壹本便利》在創刊之初,另一創舉,是會從「好玩」的角度出法,去處理時事話題。我記得當年《壹本便利》內,有一個叫「好玩城市」的欄目,其中一期,是去榕樹頭找些阿伯,來一個吐痰鬥遠的比賽。又有一期找來一個與湯漢斯頗有幾分相似的員工,呆坐在公園,模仿當時剛剛上映的《阿甘正傳》的情節,跟陌生者搭訕,看看會有甚麼效果?

從數碼營銷的角度看,一則能夠在互聯網世界流通的資訊,都要有幾幾樣特質,如Engage、Educate及Entertain等。說得簡單一點,就是需要把資訊包裝起來。再看看上面《壹本便利》的例子,她其實正是第一本會從「報道手法」上著墨的雜誌。

而把資訊做好Curation,並在報道手法上下工夫,近年做得最好的雜誌,就是《100毛》了。

對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,《壹本便利》的影響力一點也不比《100毛》少。只是她後來改名為《Face》,走娛樂雜誌路線,反而失去自己的風格,結果走上了末路。

當然,我不敢說《壹本便利》沒改名,繼續昔日Curation的路線,今天就不會摺書。始終今時今日傳統媒體的困難,可不單是雜誌路線那麼簡單。但無可否認,《壹本便利》曾走在本地傳媒界的尖端。如今眼見她落幕,又怎會不令人唏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