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招職頭條

女飛魚歐鎧淳是如何煉成的?

運動員每摘下一面獎牌、贏取一個獎盃又或打破一項紀錄,所有目光都會聚焦在運動員身上,但其實每名運動員背後也有一名教練與他們走過高山低谷。擁有14項香港紀錄的本土泳將歐鎧淳,與教練張狄勇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合作無間,一次又一次改寫香港泳壇歷史。到底香港女飛魚是如何煉成的?

在多年的練水生涯中,歐鎧淳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莫過於中四那年選擇停學一年,並依從教練張狄勇的安排,獨自一人前往深圳進行為期一年的密集式訓練,她形容當時的訓練有如軍訓,一世難忘︰「每朝五、六點起牀,每日早上練水兩小時,午飯後有小睡時間,然後再練水兩小時,晚飯過後所有運動員一起看新聞聯播,之後便回房休息。」

停學一年誓闖奧運

這種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,令歐鎧淳在大約半年後已經達到入選奧運資格的A標,她立即向父母說既然已經達標,不如提早回港,重返校園,但最後她還是咬緊牙關,在內地完成一年的訓練,「記得當時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時,我總是強忍淚水,盡量表現堅強一面。我是一個固執的人,那年我選擇停學一年,家人、同學和朋友也知道我為參加奧運做準備,我知道不可以輕易放棄,要努力做出成績。」

歐鎧淳的付出並沒有白費,她於2008年代表香港代表隊參加北京奧運,並打破兩項香港自由泳紀錄。她說終於一圓每個運動員的夢想,於奧運這個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中,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游泳高手同場較量,真正大開眼界,也令她往後有更大決心成為全職運動員。

體驗科學化訓練

2010年,歐鎧淳於會考取得23分的理想成績,前赴美國柏克萊大學繼續升學。憑著出色的游泳成績,令她四度入選大學校隊參加NCAA﹙全美大學生泳賽﹚,並且奪得兩隻冠軍指環。而在美國四年的訓練中,歐鎧淳說在當地體會到另一種訓練模式,「美國那一套訓練方法不是軍訓模式,當中十分講求泳手與水的感覺,感覺水的質感,是否厚身,身體是否夠飄,了解如何用水去推動自己,訓練過程講求科學化。」

在不同的地方遇上不同的教練,令歐鎧淳體會到不同教練的長處。2014年於美國柏克萊大學畢業後,歐鎧淳決定成為全職運動員,並再次與教練張狄勇合作,爭取更好成績。自里約奧運後暫停操練的歐鎧淳,於今年初再次恢復一周操練六次的恆常訓練,現時的目標是2018年8月舉行的印尼亞運。

了解心理激發潛能

張狄勇看著歐鎧淳由十多年前的游泳小將,逐漸成為今日港隊的主將,張狄勇說做教練需要循循善誘,了解運動員的心理,懂得激發運動員的潛能,而歐鎧淳則形容張教練有如她的爸爸,兩者需要緊密溝通,始終運動員與教練的相處時間,往往比家人還要多。

張狄勇簡單幾句,就道出了教練與運動員的關係,「教練就是要為運動員定好訓練計劃,提高成績。」歐鎧淳憶述多年前在一項賽事中意外落敗,張教練非但沒有怪責她,反而安慰她輸掉比賽沒有甚麼大不了。張狄勇笑言︰「做教練有時要懂得說善意的大話。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運動員。」

張狄勇表示,如果年輕人希望成為教練的話,一定要真心喜歡運動,做自己喜歡的事,「做教練需要不斷鑽研,不斷學習。世界有不同的訓練技術,要懂得學習之餘,亦要敢於挑戰權威。」

 

歐鎧淳小檔案

歐鎧淳八歲學游水;九歲開始練水;16歲首次代表香港出戰2008年北京奧運,打破兩項香港自由泳紀錄;2010年參加亞運勇奪銅牌;2012年出戰倫敦奧運;2013年在巴塞隆拿世錦賽打破港績躋身準決賽;2014年仁川亞運連奪三項接力賽銅牌,同年又在多哈世錦賽兩破50米背泳香港紀錄。2016年,作為三屆奧運「元老」出戰里約奧運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,同時擔任開幕禮的持旗手,備受注目,風頭一時無兩。游水、練水、比賽生涯已經與歐鎧淳連成一體,更成就了今日的歐鎧淳。

 

文:Kan

圖:Fox Woo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