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社交媒體大世界】 IndieWeb與社會運動

相信很多讀者接收「反送中」資訊,再不是看TVB,而是透過社交及即時通訊媒體。你不難發現,Facebook上滿是有關送中的消息,消息傳送的速度,已遠超傳統媒體所能及。

另外,連登及Telegram取代了傳統的「大台」,網民透過討論及投票決定下一步行動。這種分散式的運作方式,的確令政府束手無策。上次佔中,政府尚能夠找來黃之鋒等人在電視上公開辯論,但今次,恐怕政府即使找來鄺神,鄺神也只會答你一句:「我無法代表所有示威者。」

但我想提出兩點:第一,很多「鍵盤戰士」在社交媒體努力發功,希望將消息發放開去。但事實上,這正正是諸多社交媒體巨頭最不願意看到的。相信大家都有聽聞過,Facebook會暗地裏透過演算法,將用戶分類。而用戶的留言均會被「操控」,只會推送到同溫層去。換句話說,即使你如何努力狂Post支持或反對的留言,大部分也推不到你心目中的方向。

第二,Facebook多次被外國政府控告販賣個人私隱。站在Facebook的立法而言,營運伺服器費用不靡,現在免費讓用戶使用,她能從中掙到收入的方式,也的確只能從用戶的個人私隱着手。可是,當社交媒體掌握了用戶資料,要透過她推銷反政府運動,便自然有其風險了。

在俄羅斯,最著名的社交媒體平台名叫VK。成立之初,VK也的確自由奔放,讓用戶暢所欲言,甚至於2010年引發出茉莉花革命。但在俄羅斯這類鐵幕國家,VK自然不被允許,結果經過政府多番施壓,如今VK已成為國有企業。而VK創辦人杜洛夫後來離開了俄羅斯,創立全新平台,即現今的Telegram。

相信讀者看過以上例子,都會得出結論,就是上述問題的起因,正是所謂的「伺服器擁有權」問題。既然你使用的伺服器是由Facebook擁有,那你便只能在她設定的框架下活動了。

為了回應這個問題,外國發起了「IndieWeb運動」。簡而言之,就是去中心化,由用戶自行開設伺服器,再透過一些公用平台將所有小伺服器串連起來。因伺服器是由用戶自行擁有,故用戶可擁有全面自主權,自行為伺服器上的言論劃界了。

在外國,比較多人使用的IndieWeb平台有Micro.blog及Mastodon ( 乳齒象 )。以Mastodon為例,用戶可自行下載Mastodon的軟件開設「站台」,甚至可開放予其他用戶使用,形成一個小群體,再透過Mastodon平台與其他站台組成聯邦。

回看今次的社會運動,連登及Telegram成了主要的網上平台。但當某支持反送中的Telegram谷主遭警方上門搜證,IndieWeb會否是下一步的出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