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招職頭條

基層醫療普及 物理治療師人才缺

昔日大眾認為物理治療師只是有病醫病;不過,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長彭耀宗教授表示,其實他們還能幫助市民強身健體,在疾病出現或惡化前進行預防,亦可幫助患者改善體格。以中風患者為例,物理治療可讓他們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,有助大大改善生活質素。

人才供不應求

在香港這個人口老化的城市,加上政府大力推行基層醫療,可見對物理治療師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大。彭耀宗教授表示,在本地公私營醫療制度中,物理治療師皆是長期缺人的;公立醫院與私營機構都需要這一方面的人才,然而暫時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學每年的130名畢業生投入服務 ( 明年每年學額增至150名 )。「學生在加拿大、澳洲及英國等地考獲物理治療師執照後,亦可回港工作,但本地工作壓力與海外大有分別,而且若以英語為主導,亦難讓普遍市民接受,因此主要的人力資源仍以本地畢業生為主。」根據食衞局的報告,在2030年全港將缺乏933位物理治療師,因此增加人才培訓是刻不容緩的。

「現時畢業生大多先到公立醫院工作,小部分前往私營或NGO醫療機構就業。」彭耀宗教授解釋,這行業的服務範疇廣乏,以長者、基層醫療等為主要服務項目。「此外,治療肌肉及骨骼受傷,以及運動創傷等,均有相當大的需求。」

工作意義重大

香港耀能協會持續復健中心經理、物理治療師廖志恆於2001年入行,對他而言這是一份意義重大的工作。「我們跟病人的相處時間甚長,有時眼見病人從只可坐輪椅變成可以行走,徹底改變生活,實在很鼓舞。」以前市民對物理治療認識不大,如有受傷只會找跌打或在醫院求診,但現時私營市場非常蓬勃,很多市民在醫生處求診後,之後亦會找物理治療師幫忙。

「物理治療師也會進行基層醫療工作,例如在講座中教導市民如何保健,或是讓運動員了解怎樣保護身體,目的是達致預防的效果。」廖志恆提醒,物理治療師一職不僅要有醫學知識,亦需要較多體力勞動,對病人有扶抱及位置轉移等動作,長時間有可能造成勞損,當然有經驗後便會懂得遷就。

有意入行者,廖志恆指先決條件是有熱心助人的決心,理論與知識可以慢慢累積;日後亦可修讀碩士課程來增值。「這一行不分男女,不過以女性為多。」仍在求學者,可先做相關的義工服務來觀察,以了解是否適合。至於目前從事醫護項目如義肢矯形師等,也可藉物理治療師碩士課程來轉行。

 

文︰Suki Wong

圖:Jonathan Wong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