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從社交宣傳看選戰策略

文章刊出之時,立法會補選已有結果。不過,我倒有興趣研究參選者的社交宣傳策略。

 

按照現行的選舉宣傳條例,利用社交媒體作宣傳,是一件在申報時十分麻煩的事。故在去年區議會選舉中,很多建制派議員為免漏報,都選擇在選舉期間把自己的社交媒體暫停。不過今次補選,情況大有不同,大部分議員,尤其較熱門的那幾位,都有使用社交媒體作宣傳。梁天琦及楊岳橋不消說,就連方國珊及建制派的周浩鼎,都至少有拍宣傳片放上Facebook。黃成智甚至連超人都扮埋。

大家都明白,這些舉動都是為了討好年輕一輩的選民。但問題是,難道你在選舉期間出兩個Post,一向瞧你不順眼的後生仔就會把寶貴的選票投給你?

在社交網絡的概念上,這種一次性的宣傳模式也並不正確。要令到一則資訊爆發,首要是「未雨綢繆」,鋪好藥引,才能令資訊在網民之間蔓延。

據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4年的研究顯示,於美國大約只有16%的選民有在社交媒體上追蹤他們支持的候選人。然而大家都明白,雖然這16%只佔少數,不足以令候選人當選,但卻能夠成為骨幹,在社交媒體上影響其餘的84%選民。故此,當候選人的政見透過這16%選民傳播開去,就足以成為一股巨大的影響力了。

換過另一個角度,若候選人一直沒有在社交媒體上經營,連這16%的支持者也找不到。哪管他的宣傳有多爆多過癮,最後結果仍是炒不起來。

社交媒體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愈來愈大。這是很理所當然,因為現實的媒體世界的而且確往網上轉型。而另一個重點,是選民都對傳統媒體失去信心。他們寧願從候選人的個人賬戶直接收取資訊,而不是透過報章雜誌去認識候選人。

社交媒體對政治運動的另一個重要影響,自然是網民可隨時與候選人溝通。在選民心目中,候選人對「公眾」說話,與跟自己直接對話,份量可不同了。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是這方面的高手。去年中,他甚至開了一個並非由白宮管理,而是由他親自使用的Twitter賬號,就知社交媒體在政治上是何等重要。

不過,要在社交體上取得成功,最重要還是平時聆聽網民,尤其是年輕一輩的聲音,爭取他們的需要。否則,哪管你努力大玩三次創作,堂堂大律師Rap歌扮Friend,最後還是徒勞無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