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美股隊長】集中力倍升的秘密

早前兩度介紹精神科名醫樺澤紫苑的《最強腦科學時間術》( https://goo.gl/GqoCfz ),其核心思想,是每日大腦黃金時段相當有限,集中用於重要工作,再各施各法加以延長,勢令效率倍增。

排除四大類雜念 加強集中力

但臨門一腳,若黃金時段內雜念纏身,集中力不足,產出仍大打折扣。據樺澤分析,雜念成因可分為四大類,且各有排除之法:

第一類:為物品引起

你可能在網上看過,愛因斯坦和喬布斯認為,桌面愈亂,愈有創造力;可惜你不是天才,而是要日夜處理文案的上班族,文具、文件亂作一團,不能助你平步青雲,只會花費寶貴的黃金時段:專注工作之際,忽然因用品、參考檔案不知去向,要回憶及尋找,集中力秒速消逝。

而且並非找到便了事:要重新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,需時達15分鐘。換言之,每天只要找三至四次東西,早上黃金時段就失去一半。據樺澤引述統計,上班族年花150小時找東西,如果能大幅縮減,換成專注工作,可以加少幾多班?

一聽到要整理、整頓物品、文件、電腦檔案,人多心頭一驚:這得花多少時間?工作已做不完,還要搞這套時間術,豈非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?其實工夫沒想像中多,重點用廣東話來說,是「手尾」。決定好物品、檔案存放之處,每次取用直接到手,用時後放回原處,就已解決大半問題。

電腦檔案更容易,要訣是一開始別為省幾秒,胡亂命名、遺在桌面;要有系統地改好檔名,分置於資料夾中。以現時電腦功能,只要名稱有邏輯,搜尋絕無困難。兩者兼施,可節省大量時間及專注力。

第二類:思考引起

大家或有以下奇怪經歷:明明是個善忘鬼,但一嘗試專心工作,平日忘掉的瑣事 ( 有時限但不重要 ),全部湧上心頭,為消除壓迫感,且怕轉過頭又再忘掉,就會拋下手頭的重點工作,先解決該項瑣事,反正看似花不了多少時間。問題一如前述,一旦集中力中斷,又要花15分鐘才能重返狀態;而且黃金時段有限,瑣事卻無邊際,未解決完,又驚覺夠鐘午飯。

樺澤建議的解決方法,是準備一張「待辦事項」清單,只要瑣事一浮上心頭,立即寫下,但先別處理,繼續原有 ( 重點 ) 工作。此舉是應用心理學的「蔡尼格效應」:人較容易想起未完成的事項,卻想不起已完成的項目,如咖啡館店員可牢記未上菜的訂單;一備妥則拋諸腦後。

不斷湧現的雜念,如同未完成的課題,持續「拷問」大家:「今天要交某文件」、「午餐吃甚麼」,如不處理,會纏繞心頭。但當寫下何時何地解決,如「12:30 xx餐廳吃xx」,大腦就會判斷該項目已為「完成式」,緊張感消除,可重返工作。至於何時何地、是否實際解決瑣事,已非重點。

第三類:人為引起

一般上班族,多會試過聚精匯神工作之際,忽然遭上司、同事亂入,例牌開場白是:「阻你1分鐘......」心裏立即大呼不妙,因為佔用時間,起碼「加個零」;且一如樺澤多番指出,即使能短時間內解決問題重返工作,要回復高度集中,起碼要15分鐘。

只要早上搏殺時出現三位「好同事」,一天的大腦黃金時段又告付諸東流。即使如樺澤般在家寫作,仍難免不時受太座打擾,得三令五申,寫作時段一切「免談」,才能維持高度集中 ( 至於斗膽不理太座,下午需否另設跪玻璃時段,書中未述 )。

上班族要改善這個問題,未必能像自僱人士,安排另一工作環境,如移師咖啡室等。之前介紹過一個方法,就是找出空置辦公室,自設短期「窩居」專心工作。如仍此路不通,其實也可請求同事,當有事商討,集中於自己小休時才聯絡 ( 專注衝刺45分鐘後,本來就該休息 ),如相約同事每小時最後15分鐘才來找自己;或有事先留訊息、電郵,承諾每次小休時便會處理。很少事務是「秒秒鐘幾百萬上落」,同事亦絕少鐵板一塊,只要雙方守信,問題自能漸解。

第四類:通訊引起

同事上門尚可事先協議時間,但外界來電可真「防不勝防」,還未計每日例有的借貸、減肥、詐騙三式手機來電,如前所述,並非不聽、或一句收線,就能保護黃金時段,根據「15分鐘復原」法則,鈴聲響起的一剎,我們已經「輸」了。

要根治此一問題,大腦黃金時間內,手機靜音,以至把心一橫,擱起枱頭電話,乃是基本動作。樺澤笑指,沒有手機、智能電話的年代,90分鐘找不到人,完全正常,從未聞有人因遲兩小時聽電話,就落得公司倒閉、欠下巨債。只要緊記稍後回電,問題不大。如公司業務必需有人認頭,也大可與同事商議,輪流接聽,那大家都擁有專屬「黃金時間」,一家便宜兩家着。

智能手機年代,各種應用程式都會不停發出雜音。友儕發來的訊息、社交網站、新聞網站的貼文推送等,可謂全日毫無間斷。樺澤指太座及友人的手機,每10分鐘便有訊息通知聲響,以「15分鐘復原」法則,即未重拾集中力,下一雜念又已湧現!

樺澤本人的應對辦法,是釜底抽薪:在「窩居」搏殺期間,斷Wi-Fi、關上網,一了百了。其實即使非關大腦黃金時段,最好也關掉手機應用程式的通知音響、盡量設定推送不要顯示,單此兩項,已能大幅提升全日工作效率。

 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