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童步同行】打機打上癮,做功課就想瞓?

有想過為甚麼小孩子打機會上癮, 而做功課又欠動力呢?因為好玩 /有趣? 

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,主因在於大腦的成功感與動機的運作機制!

 你教孩子做功課是怎麼教的呢?面對一錯再錯的功課,擦完個錯字,他竟然跟鉛筆痕重寫一次一樣的錯字,愈寫愈錯,如是者兩三次,我們會大聲一點,憤怒一點亦屬難免,但這種失敗會伴隨著這些負面感受被刻在腦海中。家長及孩子的皮質醇及腎上腺素都在上升,觸發Fight ( 打鬥 )、Flight ( 逃走 )、Fright ( 驚慌 )  的反應,這些都與動機,動力及享受的感覺相反。

當大家都到了情緒的臨界點時,他突然把字寫好了,我們也很難瞬間由憤怒轉到高興地欣賞,這技能大概是藝員訓練班的高材生才能做到。取而代之是淡然地叫他繼續 ( Continue ),甚或略帶恐嚇地「提醒」他下一個字要寫好。於是失敗的失敗感被強化, 成功卻被淡化了。一想起某一科的功課,便勾起了負面情緒。

而打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打機最興奮是過關,畫面浮誇華麗,彷彿要跟你一起慶祝你的成功。輸掉了呢?一般都可以「再來一次」 ( Continue )。例如玩捉精靈時,精靈球擊不中目標,立刻就給你另一個。用完了精靈球,到處也可以補給。從來不會有一個遊戲在玩家失敗時大罵他不小心、分心、無用心,亦不會督責他叫他認真點。

成功的感覺,遊戲的驚喜和變化都會使大腦中的多巴胺增加。多巴胺令我們有良好的感覺。而大腦傾向尋求以至沉溺於這種感覺,從而洐生成癮的行為。而瞬間提升多巴胺正是許多被濫用的藥物成癮的關鍵。

我們不致於希望孩子做功課做上癮,但這種把成功強化,失敗淡化的模式正是我們教功課及教學時需要借鏡的。

 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