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Job seek in HK

【香港職場115年系列】 8個已經消失的職業

上世紀初,本地民眾的知識水平偏低,他們只能靠出賣勞力以換取生計,及後教育漸趨普及,香港逐漸蛻變成一個知識型經濟,並從一個以輕工業、手工業為主的社會,轉而成為以服務及金融業為主的國際都巿。加上科技的進步,不少傳統行業被取代,很多職業都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被人遺忘,有些則以其他形式繼續呈現在大家眼前。且看看以下的老行業,你有沒有聽過?

1.  執字粒

稱為「執字粒」的活字印刷於戰後興起,戰後各行各業興旺,信封、信紙、卡片等印刷品需求大增,高峰期時,中上環有超過200間活字印刷公司。當年印刷屬於一門手藝,要在海量的字庫中找到對的字,逐粒放進去排版,又要配合適當的壓力,才可令字粒更耐用。然而,1970年代後柯式印刷日益流行,活字印刷公司相繼倒閉,隨著電腦普及,現時印刷只需按一個鍵就可以了,都是導致這個行業式微的原因。

2.  穿膠花

塑膠工業也是戰後的新興工業,除了塑膠玩具和日用品外,塑膠花更是盛極一時的工業產品。當時廠家會外判塑膠花生產工序,貧苦大眾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會把一籮籮塑膠花帶回家,並一枝枝穿起來;1970年代香港甚至被稱為「世界塑膠花王國」,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是靠賣膠花起家。除了穿膠花,後來又興起穿珠仔。但隨著香港工業北移,這些輕工業對年輕一代來說已經十分陌生。

3.  車衣

陳寶珠一曲《工廠妹萬歲》,演活了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的時代,女性地位因工廠妹經濟獨立而有所提升。其中製衣業發展蓬勃,廠房集中在深水埗和長沙灣一帶,附近設有紗廠和布廠,方便將原料運送。小型的山寨廠、家庭式工場很普遍。當時女孩子十一、二歲便跑到製衣廠裏當童工,在廠裏從低做起,學習一些簡單工序,包括剪線頭、翻衣領、燙衣及包裝等工作。不過進入1990年代,由於鄰近東南亞地區人工較便宜,大部分生產工序遷離香港,香港輝煌的製衣業便步入尾聲。

4.  鏟刀磨鉸剪

當年工業尚未發展,物質供應匱乏,一般民眾生活都不太富裕,所以物件損壞了便會拿去修補然後繼續使用。修補師父挑著裝滿修補工具的工具架沿街喊叫「鏟刀磨鉸剪」,居民如發覺家裏的刀或剪刀用到磨蝕了,便會聞聲湧至,交給師父即場進行修補。磨刀生意有分旺淡季,大時大節前後,人們忙著劏雞切肉慶祝,修補師父生意便特別好。那個年代也有人專門上門替人補鑊、箍煲和修理木洗衣板的。

5.  收買佬

「收買舊電視機、錄影機、HiFi、手提電話、Call機。」這句口音不純正的叫囂聲,相信對很多舊時屋邨的居民來說是入腦的集體回憶。八、九十年代是「巡樓」全盛時期,收買佬會在屋邨逐層洗樓大叫收買,當時筆者年紀還小,遠遠聽到這把聲音,便會趕緊關上屋門,總覺得收買佬連小童也會收買。以前收買佬收到舊電視機會運返內地,都仍然有賺錢水位;但隨著內地經濟富裕起來,市民對舊物件的需求下跌,加上現在要寄賣或轉售實在有太多途徑,網上平台或手機App已經可以解決。收買佬唯有轉營為街邊檔,並因應熱潮去收買郵票、洋酒等具收藏價值的貨物。

6.  賣飛機欖

在1950至1970年代,販賣甘草欖的小販斜背着欖形器皿,在街上沿途叫賣。小販熟練地把甘草欖扔上七層高的民居,而買家則會從陽台扔錢給小販,由於過程有如放飛機,甘草欖便有飛機欖這個稱號。講開舊時零食,屋邨居民也不時在走廊碰見有人邊拖着車仔,邊叫「白糖糕、西米糕」,小朋友聽見就最興奮,那份味道實在令人回味。

7.  人力車伕

交通方面,香港的人力車自1880年代由日本引入香港,與當時盛行的轎子分庭抗禮。人力車又稱為黃包車、車仔或東洋車,1920年代全盛時期人力車超過3,000輛,成為香港島上的主要交通工具。及後電車於1904年開通,至港英政府於1968年停止向人力車發牌,人力車領牌車輛數字截至2016年僅餘三輛,車伕人數也隨歲月洗禮而愈來愈少,人力車漸漸成為僅供遊客拍照或試坐的觀光玩意。

8.  電車售票員

充滿香港特色的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,電車不僅是香港島地標,也是遊客訪港必搭體驗的交通工具。早期電車採用售票制度,每輛電車一般有兩名售票員,分別負責上層和下層的售票工作,乘客上車後便要向售票員購票。至1976年,電車公司引入收費錢箱,售票員便慢慢被淘汰了。

 

圖: SCM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