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健康生活】風濕痛vs類風濕關節炎

不少人都對風濕關節痛及類風濕關節炎混淆,其實兩種病是兩碼子的事。若患有類風濕關節炎而不及早發現及治療,可能會令關節變形,造成永久傷殘。

老人家經常將風濕關節痛掛在口邊,問題很多時源自退化,或因扭傷、勞損等令關節產生痛楚;但類風濕關節炎就大大不同,它是一種炎症,患者關節會有紅、腫、熱、痛等徵狀,甚至早上有晨僵的情況,即關節在早上僵硬動彈不得。嚴格來說,類風濕關節炎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。患者通常在手指的第二及第三節呈對稱性痛楚,即左右手同時有疼痛,但出現痛楚的手指可以不同,有時發生在右邊第三隻手指及左邊第四隻手指。患者會感到紅、腫、痛以及晨僵。小部分人除了關節出現問題外,也有其他徵狀,例如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或持續低燒等。

在香港,類風濕關節炎並不常見,只有約1%,女性患者較男性多,比率約3:1,發病年齡為35至45歲,正值壯年的時期。此病成因不明,相信與遺傳有關。陳柏滔醫生補充,近親若有風濕病,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機會也較高,然而並非上一代有,下一代必然直接遺傳,可能隔一至兩代才出現。環境因素也非常重要,吸煙有機會增加患此病的風險,而對高危的病人來說,簡單如感染感冒,免疫系統攻打病菌後無法暫停,因其細菌的結構與關節相似,便會繼續攻擊自己的關節,造成炎症發作。

愈早治療 效果愈好

說到類風濕關節炎,很多人以為打風落雨可令病情變差,陳柏滔醫生解釋其實是謬誤。有研究集合了天氣、日夜長短等數據分析,發現患者不會因為濕度等外在因素而令病情惡化。不過,大部分患者可因為天氣影響情緒,令痛楚敏感度增加,但透過抽血了解發炎指數,以及超聲波觀察關節情況,實際上關節狀況並無變差。不過在臨牀經驗上,我發現了別的端倪,就是發病多數與壓力及情緒有關,特別是紅事、白事、升職或面臨失業,便會形成壓力。在這裡提醒大家,基於關節炎成因不明,若家族中有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,若對稱性關節痛持讀兩星期,便要及早求醫。現時的治療方針是及早確診,爭分奪秒治療病情,以免因一時誤解而延誤治療時間,造成不能逆轉的後果。

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藥 有效減惡化

治療藥物有分「治標」及「治本」兩類,治標包括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,然而解決不了根本問題。治本藥有傳統口服風濕藥,然而藥效初期不明顯,需四至六星期才能發揮效力,此外也有不少副作用,例如甲胺喋呤會令患者甩頭髮及口腔潰瘍等。所以醫生初時用藥較輕,以望延長治療。

近10年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藥相繼出現,可成功控制發炎因子,更快及有效地控制病情,對於惡化迅速又不能逆轉病情的類風濕關節炎來說,大有幫助。此外有大型數據顯示,生物製劑相較傳統口服藥物安全,並以十年為期的兩種藥物進行比較,發現生物製劑可於早期壓抑炎症,減慢關節的破壞。醫生用藥時會先進行肺結核測試及乙型肝炎檢驗,以減低副作用帶來的影響。

 

圖:Shutterstock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